走在路上,全自动清扫机器人从你身边经过,进入食堂,24小时无感支付超市可以为你云端自动结账,这不是某个科技园区的场景,而是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校区的真实景象。这座充满科技感的校园,于2021年11月正式启用,是我国第一个以“未来”命名的大学校区,同时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第一个高校校区。
入学新生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
“目前,入驻校区的学院包括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与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联合创办的国际创新药学院。在校的21-23级本科生共有1000人左右。其中,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现在已经开设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本科专业。”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超介绍,未来校区绝大部分教师为新引进的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通过交叉融合创新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创新人才。
走进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的“未来科创中心”大楼,围绕着一楼走廊摆放的一张张科研项目展板让记者眼前一亮。一些展板上打印着完整严谨的科研项目简介,一些展板则由学生手绘,图案略显青涩但充满了创意与巧思。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涛教授向记者解释,“我们每年都会开展‘新工科’交叉融合创新项目,刚入学的新生都有参与这些项目的机会,来自院内外的老师们发布各种项目,而后同学们与导师双向选择,项目的思路和进展都可以随时通过展板展示。去年,我们发布了80余个科研项目,吸引了近240位学生参加,今年,又新增了近100个项目,参与学生也增加了260余位。”陈涛指向展板中的一张,“目前,经过项目的前期培育,不少科研项目已经在大赛中获得了奖项。今年12月,由2021级、2022级同学完成的团队项目‘定向生物巡航导弹——高端电转染领域的全球领航者’就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中斩获金奖。”
创新培养模式激发学生无限潜能
在“未来科创中心”大楼的基础教学实验室,记者遇见了科研展板的作者之一,来自22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的李杰同学。正值午休时间,他在实验室中继续调试着自己“多自由度灵活手”的项目模型。“这一项目是我和前辈、学姐学长一同完成的,主要研究柔性电子皮肤,将其贴在机械手上就可以完成交互。机械手的‘掌心’有一个摄像头,让机械手可以模仿人手的动作。”说话间,李杰在机械手前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这一项目的视觉识别是大三才会学习的内容,不过我为了完成项目,在大一就提前自学了课程。”凭借在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和课内外学习的知识,今年仅大二的李杰就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了全国二等奖的成绩。
以科研项目带动拔尖人才培养,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教授介绍,在他带领的科研项目中,其中一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视频诊断”课题,即将落地在吴江区黎里古镇的智慧街区大数据AI分析系统平台。项目基于先进的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图像检测的方式,来识别出环境异常情况。课题组中,有一位来自22级大数据班的谭振洲同学,今年刚进入大二,年初加入项目后,以项目为牵引,明确了具体所需的专业知识,通过网上课程资源学习和老师请教等方式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补充了基础知识。同时,钻研课题内容,查找并学习了近几年的高水平学术论文。2023年11月,谭振洲和团队一起参加了2023第五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中的道路病害目标检测赛道,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我们针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体系做了几方面的改革创新。第一,开设了课程前置修读试点,鼓励有基础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大学英语类或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只要通过考试就能拿到学分。第二,针对本科生培养计划开展了模块化课程改革,提高专业选修课学分的比例,提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通道。第三,开展了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育,鼓励同学们开展专业交叉和综合创新,对本科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经费、场地和师资的全面支持。第四,开展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育人,与百度、浪潮、博众精工等知名企业开展拔尖班级、课程共建、实习实践等方面的合作并聘任了10余名产业界高层次人才作为学院客座教授。今年,学院学生荣获省级奖项80余项,国家级奖项40余项,其中‘三大赛’国家级奖有4项。”王进介绍。
培养引领“未来产业”的创新人才
前瞻性的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新质生产力代表科技创新带动新产业从而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形成新的生产力。这就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包括高校的科教资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学院党委注重整合各方资源,以党建为引领,以融入式党建为抓手,依托太阳成集团tyc122cc的学术平台和吴江区当地的产业优势,促成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表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人才培养角度,我认为我们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知识输送的人才培养模式,变为同时注重‘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同时也要加强社会责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为交叉、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好的模式和条件。”
校园新、教师新、学生新,一股股创新力量融合交织,催生一批新兴领域的合作项目。吉伟介绍,2022年,学院联合百度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打造“AI创新人才培养菁英班”,在全院通过考试选拔出33名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产业课程,进行定期的在线编程比赛,经过培养,班内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奖项。同时,学院和百度分别为学生配备一位班主任,让学生能常态化与高层次学者、企业专家、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对接。
“未来校区给我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可以静心学习,有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使用。我们的导师中有许多来自工业界,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非常扎实,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工业界的资源。比如我作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能使用它,还可以上手训练它,能接触这些前沿的科技,让我觉得很感兴趣。”21级人工智能专业的朱辰宇同学告诉记者。
“进入大学,一些新生难免会感受到迷茫和同辈压力,在学校成长陪伴计划的指引下,我们为每7位2023级新生配备一位老师和一位学长或学姐,进行点对点陪伴引导。我们希望同学们能以饱满的动力不断探索,都能走出个性化的发展成长之路。”太阳成集团tyc122cc未来科学与工程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贝贝说。
相关链接:交汇点